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时间:2024-05-07 19:16:17
野外实习心得体会15篇

野外实习心得体会15篇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野外实习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野外实习心得体会1

一.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通过一个学期的理论学习,对课本上的许多名词的定义解释我们都不是很了解,特别是一些形态特征的描述,书上是这么写着,但世界上的生物是千变万化的,生物不会照书本上的特征生长,所谓世上不会有两张相同的树叶,为了能更好把我们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中,能更好把我们学习到的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和加深课,野外实习不仅使我们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也使我们对课本的知识有课一个理性的认识。

1、通过到野外田野、林间、各种不同分类动物的外部形态和特征,以熟悉各种不同分类动物的分类特征,基本外形,了解动物千姿百态的各种变化,加强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

2、通过在野外直接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生存和生活的基本习性,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及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3、通过野外直接捕捉野生动物,学习采集动物标本的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类鉴定,动物分类检索表、主要特征鉴别等方法进行动物分类鉴定

4、通过对捕捉到的动物进行动物标本的浸制、剥制、等的标本制作,学会动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二.实习的时间:7月13日至7月23日实习日程安排

时间实习内容实习地点7月13日工具箱的整理学院一楼7月14日实习工作安排施秉大酒店7月15日早上昆虫标本的采集,下午标本制作杉木河、 7月16日早上昆虫标本的采集,下午标本制作、标本的鉴定石坂屯7月17日标本的分类、标本的鉴定施秉大酒店7月18日蛙的采集、蛙标本的制作、下午观鸟、标本的鉴定施秉城关、施秉大酒店7月19日钻洞、安鼠夹、标本的鉴定施秉杨柳塘镇7月20日鱼、鼠标本制作、标本的鉴定施秉大酒店7月21日实习总结会施秉大酒店7月22日观察生态环境施秉舞阳河7月23日返回

三.实习地点

贵州省施秉县施秉城关、施秉杉木河、施秉石坂屯、施秉杨柳塘镇施秉县地处贵州省东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位于东经107°52′37″至108°28′47″、北纬26°46′46″至27°20′16″之间。东与镇远,东南与剑河,南与台江,西与黄平,西北与余庆,北与石阡等县接壤。县城西南距省会贵阳230公里,南距州府凯里111公里。全县南北长62公里,东南宽60公里,总面积1543.8平方公里。县境位于云贵高原第二大阶梯向东部丘陵平原第一大阶梯过渡地带,属于黔东中低山、丘陵区。整个地势西北较高,最高海拔1869.3米;东南较低,最低海拔486米;平均海拔800米左右。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至16摄氏度,年降雨量伪1060至12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热同季,气候温和湿润。县内自然资源较丰富,为发展地方工业、农业、林业和畜牧业具备了较好条件。县城位于中部盆地,地势开阔,三面环水,一面临山,是一座融山、水、林、城为一体的山水园林式的江南小城。生物种类繁多,有国家二三级保护动物云豹、猕猴、香獐、大鲵等10多种;二三级保护树种20多种

四.实习人员及指导老师

实习人员:20xx级生物科学全班同学我们组的组员:杨荷青、刘俊丽、吴敏敏、李正华、张婷、孙启飞、胡启波、黄强盛、马勋东、雷成燕指导老师:黎道洪、杨卫成、张燕、罗庆怀、罗泰昌、张志敏、许成香、梅杰

五.实习内容

我们实习的内容总的大至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无脊椎动物标本的采集、环境的观察、标本的制作、标本的鉴定、标本的保存等。二是脊椎动物标本的采集、环境的观察、标本的制作、标本的鉴定、标本的保存等。无脊椎动物的实习我们主要是制作昆虫标本,在实验室我们看到的标本非常漂亮,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把这个标本制作好也是非常难的,下面说一下昆虫标本制作过程。

㈠无脊椎动物

1.昆虫标本采集的前期准备工作

1.1昆虫采集工具

①捕虫网:主要用于捕捉空中飞动的昆虫,如蝶、蛾类、蜻蜓类等等。网的结构由网袋和网柄组成。 网袋宜用薄柔的细纱,颜色以白色或淡色为好,如罗纱或蚊帐纱,也可用尼龙纱巾改制,目的是减少挥网时的阻力,利于昆虫入网并便于透视网内。

②扫网:用以捕捉灌木丛或杂草中栖息的昆虫。规格结构与捕虫网相同,但网袋应选择结实、耐磨的白布或亚麻布制作

③水网:专门用以捕捉水生昆虫。制作水网的材料要求坚固耐用,透水性良好,通常用细或亚麻布制作。网圈规格与捕虫网相同,但网袋较短呈盆底状,网柄应长些,以便使用者站在塘边或小溪岸边,采集水面或水中的昆虫。

④吸虫管:用以捕捉小型、微型和虫体脆弱的昆虫。它是由厚玻璃管、橡皮塞、橡皮管、橡皮吸气球和细玻璃管等组成。制作时按厚玻璃管的内径选用合适的橡皮塞,按细玻璃管的粗细在橡皮塞上穿两个孔,其中一个孔插入略弯的细玻璃管(进虫管);另一孔插入吸气管,并与橡皮管和吸气球连接。吸气管下管口扎以纱布,以免昆虫被吸入吸气球内;组装完毕后,将橡皮塞塞在厚玻璃管口,便可使用。采集时将进虫管口对准所要采集的小昆虫,利用吸气形成的气流,将小虫吸到厚玻璃管内,然后将所采到的小虫放入毒瓶杀死。采集蚊类、蠓类、蚜虫、蓟马和一些小型寄生蜂,均可使用吸虫管

⑤毒瓶:用于迅速毒杀昆虫。

⑥其他工具:三角纸袋、棉层、镊子、剪刀、毛笔、放大镜、笔记本、笔、酒精

1.2昆虫采集法

①网捕

▲适用于善跳会飞的昆虫,网捕一般是看到要捉的昆虫后用捕网采集

▲捕网的使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使网袋底部往上甩,将网底连同昆虫倒翻上面来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转动网柄,使网口向下翻,将昆虫封闭在网底部取虫时,先用手握住网袋中部,将虫束在网底,再将毒瓶伸入网内扣取。对蜇人的蜂类和刺人的猎蝽等昆虫,由网中取出时,不要用手碰到它,可将有虫的网底部装入毒瓶中,先熏杀后再取出。对蝶蛾类昆虫,应隔网用手轻捏其胸部,使其丧失飞翔能力,以免因虫体挣扎,而使翅和附肢遭到损坏。

②扫捕

▲适用于不一定要看到要捕捉的对象

▲扫捕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在大片草地和灌丛中边走边扫,扫的时候要左右摆动,这样就可以采到很多不同种类的昆虫,这种方法采集到的昆虫种类是最多的。但这种采集方法就是比较难得挑选出昆虫,因为由于反复在植物上网扫,所以扫到的不仅有昆虫,而且还会有植物的叶、花、果实,这就需得进行挑选,挑选时最好用趋光分虫器进行。当扫捕一段时间后,打开网底,将扫集物倒入随身携带的容器内,如果网底装有塑料瓶 ……此处隐藏19183个字……争当场能够理解。每天走过的路线也能大致描绘在地形图上,地质界线也能比较准确的画出来。比较实在的是,这七天里,我学会了罗盘的使用,地层界面能够判断,能够使用罗盘顺利地测出产状,野外岩性的识别基本掌握,岩浆岩,沉积岩大致掌握,具体岩性,各个地层的岩石也能在野外及室内顺利而准确地识别。

可以说,不枉此行。这次野外实习绝对是一次精神与意志的较量。如果意志不坚定,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次实习是很难从头到尾彻彻底底坚持下来的。也可以说,能够顺利完成这次实习的人都是一个精神顽强,意志坚定者。山路的艰险,丛林的繁茂,有时在悬崖峭壁上,前面甚至没有路,大家都没有被吓倒,都脚踏实地地走出来了,手被刺破了,滑倒了,从没有一个人因此后退。这其中的苦辣只有真正的地质工作者才能感受。本次实习拉近了同学们与老师们之间的感情,使彼此很愉快得相处。老师们也能更加随意地言传身教,寓教于乐。尤其是张威老师,一直带领学生,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工作时一丝不苟,休息时还给我们唱歌舒缓心情,让我们感受地质考察工作的乐趣。从这次实习中我们不仅体验到了野外实习的艰辛与乐趣,也从新认识了自己,增强了信心,对今后各方面的学习和生活都会有着潜移默化的帮助。

野外实习心得体会14

20xx年9月11号至10月7号,我们11级生态学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探究性的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此次实习一改原来走马观花式的实习方式,把个部门地理实习的性质由一般认识性实习,变为在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探究性实习。在实习中师生克服多变的天气条件,认真开展各项实习工作。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掌握了自然地理野外调查的一般方法,获得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深化了认识,提升了综合能力。此次实习达到了预期目的,获得了圆满成功,学生反映良好。

这次实习要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在教师介绍实习线路(点)区域背景、野外观察方法的情况下,学生分组调查,收集数据,然后展开讨论,最后进行成果总结交流。结合实习区实际在实习之前老师就预设了各种专题性课题,学生可进行选择,并要求作为最终成果提交。这样既增加了实习的目的性,也调动了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同时,也突出了实习的研究性。我觉得很值得推广。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及时对实习内容总结以及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消化实习内容的工作,充分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实习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实习期间非常辛苦,因此,保障大家的后勤生活,让大家在实习过程中无后顾之忧尤为重要。为了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老师和班委们,无论是饮食方面还是住宿方面,都尽量在经费范围内做到最好,为整个实习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方面我觉得做得很好。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也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实习时间短,要跑的点又多,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时间,都在车上度过,长途的跋涉让我们都很累,在这种条件下学生心里也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给实习期间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希望学院考虑实习时间和在外作息时间的安排的变更。

在领导的关怀和重视下,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此次实习取得了圆满的效果:实习期间无一意外事件发生,师生都平安的完成了实习任务;对于即将毕业我我们来说,这次实习无疑又给我们的大学生活留下了一段难忘的经历和回忆。

野外实习心得体会15

1.澄江帽天山之探索发现

6月19日,我们踏上了本次野外实习的最后之旅,这一天我们来到了闻名世界的特异化石库——澄江帽天山。在澄江动物化石博物馆,我们有幸见到了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时期的各种生物化石,这些来之不易的化石不仅保存完美,而且种类繁多。他们生动的体现了当时生物的形态特征,使我们如实看到了地球海洋中最古老的动物原貌。澄江动物化石博物馆的参观,使我们深刻了解了动物起源的奥秘,认识了动物演化的漫长历程,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人类占据地球的来之不易。

2.圆通山动物园之行

参观了解了古生物霸主恐龙之后,6月25日我们又来到了圆通山动物园,虽然之前也曾来过,但是这次总感觉和以前的不同,因为这一次我们是带着专业的知识来学习参观的。

动物园里的动物很多,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或是水里游的,应有尽有。我们的观察和普通的游客不同,我不仅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还要识别每种动物是哪个纲,哪个目,哪个科的动物,它与其他动物的区别等,并且详细了解它们的各种特征。通过对动物园动物的观察,使同学们加深了对动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大大培养了同学们对动物学这门学科的兴趣。圆通山动物园之行,让我们体会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水平的提高,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是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在笼子里面供人们观赏的动物中,有很多的种类野生型已经灭绝了,由于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和滥猎杀,很多动物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动物灭绝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所以学会养成保护动物的意识,宣传保护动物和提高生物多样性等的知识,也是我们本次参观动物园的最大收获之一。

3.昆明动物博物馆之参观学习

时隔几日,6月26号这天我们来到了昆明动物博物馆来参观,在各位动物学专家的详细介绍下,我们又充实了不少。看到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活灵活现的动物标本时,我们不由自主的惊叹动物学专家们那精湛高超的手艺,简直就是巧夺天工。

动物博物馆的参观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们收获良多,我们不仅了解了生物的起源与进化等知识,而且知道了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及其意义,也知道保护动物的困难性,同时明白了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道理。

4.禄丰恐龙谷之初探

6月29日全班同学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前往恐龙谷的路上,坐在车上大家纷纷议论和猜测恐龙真正的样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一想到自己马上就可以与几千万年前的地球霸主恐龙零距离接触,心情就别提有多激动了。

大约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神奇的恐龙谷,这里有很多的与恐龙体型比例1:1的恐龙塑像,看见这一个个实体比例的塑像我不禁感叹恐龙之大。当我们来到化石馆,看到这一具具恐龙的化石时,首先给我的印象就是震撼二字。身边的这些恐龙化石让我不由得幻想起那个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的繁盛世界。在导游的介绍下,我们了解了有关恐龙的许多知识。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一类陆生动物,是群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大多数属于陆生爬行动物,但能直立行走,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它最早出现在约2亿4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所发生的中生代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关于恐龙的灭绝原因,普遍为大家认可的是陨石撞击说。6500万年前的一天,突然一颗直径约为10公里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强烈的撞击导致海啸和火山爆发,撞击产生的铺天盖地的灰尘使地球数月乃至数年不见天日,地球气温随之骤降,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能生长,恐龙因缺乏食物等原因而永远从地球上消失了。

本次野外实习总结:

此次野外实习使我们受益匪浅,不仅巩固了我们的专业知识,也丰富了我们的课余文化知识,是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学习和组织的能力和对动物学知识的兴趣。

《野外实习心得体会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